2016年9月18,“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NQI专项)“服务认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来自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国家认监委,项目及课题承担单位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国家认监委信息中心和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课题负责人、秘书及项目专家顾问组、项目参加单位代表近60人出席会议。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秘书长生飞主持会议并作为项目负责人对项目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6个课题承担单位做课题汇报。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国家级服务认证关键技术研究进入实质性开展阶段,将有力地促进我国服务认证发展,为我国服务业质量提升提供可靠评价手段。 国家认监委副主任董乐群与会并提出三点书面意见:一是要高度重视服务认证国家“十三五”科研专项。NQI专项既是落实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载体,也是落实质检科技发展规划、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首先专项要以建立世界公认的服务认证制度为目标,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从而为我国迈向认证认可强国做出贡献。其次要推动认证认可技术变革。项目大量地利用了互联网+的技术,针对服务特性,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研究思路,这不仅仅是解决服务认证面临的问题,也为互联网+条件下认证认可技术的变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希望项目研究人员能够边研究、边总结,探索出更为一般性的规律。要搭建较为完备的服务认证技术体系。NQI专项中有关服务认证技术研究目前只设立了这一个项目,所以项目肩负使命,要着眼整个服务认证技术体系的建立,通过各个关键技术点的突破,实现面的提升。 二是项目的开展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在服务认证领域,还没有类似于ISO9001这种世界范围流行的认证,这对于项目研究,既是压力,更是一种机遇。首先专项要体现服务认证的特殊性。项目研究要注重对现有服务认证的剖析,特别是在服务认证的特殊性上下功夫,只有找出特殊性,才能形成新的理论突破,也只有找出特殊性,才能有针对性的实践。其次要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互联网+条件下,大众点评等信息源的增加,也是对认证的一种竞争,如何利用互联网,而不是被互联网“淹没”,这是项目关注的焦点,也是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最后要建设一个服务认证技术平台。项目的启动,应该是服务认证技术平台建设的开始;项目的结束,应该是平台开始全面发挥作用之时。要通过项目的研究,攻克一批服务认证关键技术,形成服务认证技术创新研发基地,争取创建服务认证品牌,培养服务认证高端人才。 三是项目的开展要以形成工作合力为保障。首先要充分发挥认证认可协会的牵头作用。做好科研项目,是协会更好履行引领行业发展的职能的需要,也是协会转变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的需要。协会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在完成好自身研究任务的同时,一定要服好务、把好关。其次要聚焦认证认可关键技术。认证认可技术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技术,要丰富完善认证认可技术体系,而不是其它领域技术的简单延伸,只有聚焦认证认可关键技术,才能体现项目研究的自身价值。最后各课题要加强互动。项目设置了6个课题,有着清晰的逻辑关系,所以要建立刚性制度来保障课题之间的互动,要制定统一的时间进度表,更要形成“一盘棋”的思想。 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国家认监委等主管部门领导对项目管理提出了要求。各课题负责人及秘书分别就项目和各课题的主要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考核指标、预期成果和效益、计划进度以及后续安排等向与会专家进行了逐一汇报。项目专家顾问组国务院参事葛志荣,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原副主席王以铭,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郎志正,中国检验检疫学会执行副会长刘卓慧,国家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副主任刘彦宾,中国特检院高级会计师高云芳对项目进行了评议,并一致认为:该项目及各课题立意高远,在第三产业增加值GDP占比超过50%且持续高速增长的大环境下,服务业亟需用认证认可手段去评价和规范,开展服务认证相关研究意义重大。从整体来看,项目立项准备工作非常充分,具备启动条件。同时,专家们还从课题研究主线的逻辑性、内容的前瞻性、成果的适用性以及项目和课题各层级的研究进度和经费管理等方面对项目组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和更高的要求。在国家投入专项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有利环境下,不仅要通过课题研究促进认证认可发挥“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作用,促进服务业质量的有效提升,还要努力在国际上有所创新,争取国际话语权。 |
“服务认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启动会现场
项目专家顾问组对项目进行评议
主管部门领导对项目管理提出了要求